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神经末梢”,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在社会转型与时代发展的浪潮下,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面临的复杂形势与多元挑战也亟待破解。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干部疏远群众、脱离群众,对群众感情淡薄,对民情知之甚少,对民意不当回事,对问题推诿扯皮。长此以往,同群众搭不上话、坐不到一条板凳上来,把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这不仅寒了群众的心,更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做好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工作,就是要做基层群众工作。
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更是破解治理难题的智慧宝库。只有真正读懂群众的需求、觉悟、力量,才能找准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基层干部唯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以群众为师,才能从群众实践中汲取养分,将群众的监督、智慧与团结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动能。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基层工作的成效如何、干部的作风怎样,群众心中都有一本清晰的账。在基层工作中,群众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能够敏锐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补贴发放是否公平,这有助于及时纠正错误,提升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基层干部要积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将群众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群众的觉悟是高超的。当涉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时,大多数群众都能展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小区改造、疫情防控等工作中,许多群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集体事业贡献力量。基层干部要善于挖掘与发动群众的高超觉悟,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典型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主动担当作为。
群众的智慧是非一般的。基层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蕴含着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在社区环境治理、公共设施规划、矛盾纠纷调解、社区文化建设、民生服务优化等方面,基层干部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汇民智、聚民心,组织群众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充分吸收群众智慧,将群众之“智”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不竭动力。
群众的团结是要组织的。基层群众虽然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力量就会分散。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立各类群众组织,如居民议事会、老友会客厅等,将群众凝聚团结起来,让群众在组织中共同商议、共同参与基层事务的决策与管理,形成团结协作的强大合力。
群众的动力是要激励的。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在基层治理中,对于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集体发展作出贡献的群众,可给予物质奖励、荣誉表彰等激励。例如,设立“优秀志愿者”“社区之星”等荣誉称号,对表现突出的群众进行公开表彰,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价值感和获得感。
群众的前进是要带领的。基层群众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引领。基层干部作为群众的“领头雁”,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社区治理创新上带头探索新路径,在惠民政策落实中带头强化执行效能。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群众指明前进方向,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幸福宜居生活。
群众的利益是要保护的。这是基层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干部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工作中,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感受到公平与温暖。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当群众真正被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还是防灾、减灾、救灾,还是推动基层经济发展,群众的力量都不可或缺、不可低估、不可替代、不可忽视。基层干部要充分信任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汇聚起推动基层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广源优配-炒股配资首选-大的正规配资平台-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