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打造的城市地标“路易号巨轮”停泊在南京西路商圈,引发市民游客的“打卡”热潮。市民游客在拍下“巨轮”美照时,也将南京西路街景一并入镜——花团锦簇,赏心悦目。
南京西路的街头花景,正出自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养护管理部经理、全国劳模、上海工匠朱道义的手笔。他带领团队管理与养护静安南片1.1万株行道树、“三横三纵”花街花箱和10余万平方米绿化。朱道义是上海最早参与街面花艺景观打造的工匠,在他的创意下,“花艺”被融入街头花卉景观,打造出一幅幅“流动的四季画卷”。
朱道义(左)
室内花卉种上街头
“70后”朱道义当年高考落榜后,带着背包到上海打工,兜兜转转来到了一家位于静安区的花店工作,种花、配花、插花等等,从头学起。这家花店后来经过变迁,后来成了朱道义现在就职的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本来对人生有些迷茫的小伙子,开始在花艺中慢慢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很多年前,上海公共道路多以行道树装点,尽管郁郁葱葱,但少了些色彩。2008年,朱道义第一次尝试将室内花卉种上街头。
他与团队拆掉了南京西路上隔离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铁护栏,换上了花箱,种上美丽的杜鹃、红掌等。这便是上海最早的街面景观“初代花”。
“当时心里没有底,室内花到底能不能在室外养得好。所以,搭配品种不多,也没有过多讲究栽种的层次感。但路过的老百姓觉得‘看着新鲜,好看’。”朱道义回忆说。
其实,花卉种上街头除了设计,背后的养护也很麻烦。“花卉有各自的生长习性,景观花艺一年四季都需要调换。一般街区一年要更换四次花卉,重点街区可能要更换六次,‘残花败柳’总是不好看的。”几乎每天,朱道义都会“巡街”,拿着专用小剪刀对着景观花艺进行修剪。
时间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了。作为全上海人民的大事,世博会展区要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四方宾客。负责场地装点工作的世博会相关人员一眼看中了南京西路上的景观花艺,想请朱道义他们也为世博会场地打造一组。
但因为时间太紧了,世博会直接找人将南京西路上的花箱搬进了世博会场地,同时叫走了朱道义与团队负责后期的养护工作。上海世博会召开,中外来宾纷至沓来。世博会各个场馆都有看头,场馆外的场地环境同样舒适宜人。朱道义与团队打造的景观花艺受到了好评。
景观花艺在世博会上的亮相,让朱道义坚定了将花卉搬上街头的想法。
花艺融入花街布置
后来,上海很多区加大了对城市绿化彩化的投入,一些中心城区的重要街区借鉴了南京西路的做法,打造了形态各异的景观花艺。
花卉种上街头不再稀奇,这时的朱道义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花卉更好地烘托出环境的气质?
朱道义联想到插花艺术。“在插花时,不同花卉绿植巧妙搭配后,摆入容器高低错落有致,有层次、美感又有韵味。插花技法是否能融入到道路花街布置中?“他这样想。
他走遍静安的每一条道路,细致观察周边的建筑风貌,根据气候特点,设计了“一街三景、移步换景”的动态景观。比如,围绕着南京西路,设计了“三横三纵”的“花街”——三横是南京西路、延安西路、北京西路,三纵是常德路、华山路与万航渡路。“沿街有5000多个花箱,花槽有13公里,绿植、花卉有50多万株,全年四季花卉品种涉及100多个。在北京西路沿线,考虑到周边的静安雕塑公园和建筑风貌,花箱设计结合雕塑元素,更具艺术感;在南京西路沿线,色彩配置更讲求高雅时尚,需紧跟国际时尚潮流,体现国际范……”
每年,布置静安重要街道时,他都会观察国际流行色彩,将植物配置的材质、体量、色彩与周边街面店铺相互映衬,做到大气、雅气、洋气!
上海冬天气温低,花卉品种少,一度是花街设计的难题。朱道义尝试运用了染色云龙桑和藤球等装饰花箱。一只只花箱好像一个个精心设计过的插花作品,“出片”效果非常好。
每次朱道义设计的花箱上新花时,总有路过的市民游客对着花卉拍照,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不仅中国老百姓爱花,国际友人也关注这些花草。曾有一位美国友人看到10月的上海街头开着圣诞花,非常惊讶:因为在美国,只有圣诞节的时候才有这种花,且家家买来种在室内。上海的种花团队到底施了什么“魔法”?他托中国朋友辗转找到朱道义。朱道义告诉他们:“圣诞花在我国叫一品红,本是南美植物,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生长,但经过培育,现在可以在不低于5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可以种在10月的上海。”这位美国友人听后,直说“在异国他乡的街头,看到来自家乡的花,真棒!”
唯有热爱才会坚持
如今,朱道义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手下的徒弟都有了徒弟。但每次“出”养护现场,他一定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人。他经常告诉团队的新进员工:园艺很苦,也有些枯燥,唯有热爱才能坚持下来。
正是因为热爱,让他练就了一双“慧眼”,每一株植物在他这里都能找到生的希望。大家眼里寻常的藤本月季,他能通过叶脉纹理判断虫害风险;枝叶枯萎的冬青树,他轻叩几下树枝,便知根系活力长势不佳。静安园林公司养护管理部副经理颜飞记得,有一次,铜仁路上一株海棠突发萎蔫,众人束手无策。朱师傅拨开土层、捏了把土,胸有成竹地说:“土壤不透水,应该是被底部水泥板阻断了。” 朱师傅随即提出了”抬高种植层+混入陶粒”的方案。三周后,垂丝海棠重绽芳华。
正是因为热爱,让他在台风抢险时总是拼在前线。朱道义的徒弟沈佳记得,2024年台风“贝碧嘉”过境时,部门全员在公司集结待命。每当接到行道树倒伏的电话,朱师傅总是第一个披上雨衣、冲进狂风暴雨的人。在现场,他也始终冲在一线,与“突击队”的同事们一起将倒伏在积水中的树木用麻绳捆扎扶正、归位。
这几年,随着城市绿化养护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街头绿化花卉的养护更加精细化了。朱道义带领团队为静安区重点路段绿化花卉制定了一整套精细化养护制度,包括养护标准、浇水、排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真正实施精细化养护。现在这一制度更是纳入“一网统管”,一旦接到警报后,城市园艺工3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1小时内完成处理。
附:人物小传
朱道义,男,汉族,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养护管理部经理,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模、上海工匠、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广源优配-炒股配资首选-大的正规配资平台-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